酷泰商标自助服务平台 商标自助查询 商标分类
免费注册 关于我们 服务热线:13328762329

首页 > 资讯 > 商标资讯 > 扬州大学教授发明专利助农户丰收

扬州大学教授发明专利助农户丰收

14081

发表于2018-11-05

  提交专利申请,落实到生活中,无疑能造福于人。在扬州大学钱晓晴教授带领新技术进入苏北某村庄之前,这里的大棚生产差点颗粒无收,如今却是满车的丝瓜、茄子、辣椒等农产品。

  此前,不少瓜农为了促进生产,加大肥料等使用,但却出现“越不长越施肥,越施肥越不长”的怪圈。钱晓晴教授的团队破解农田“营养过剩”难题,相关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。

  钱晓晴介绍,大棚土壤缺少雨水淋洗,养分经常随蒸发水移到表层。施用过多的肥料,如果不能全部被植物及时吸收利用,就会积累土壤中。

  瓜棚生产“营养过剩”问题又称为土壤次生盐渍化,“发生次生盐渍化的土壤会引发多种问题,不仅会导致瓜果蔬菜存活率低,还会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、品质恶化。”团队科研成员、国家高级农艺师盛海君介绍,一般情况下,将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硝酸盐浓度降下来,就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基本条件。目前,虽然国内外已有施肥预防、生物除盐等多种解决方式,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  破解土壤次生盐渍化难在哪?钱晓晴团队研究发现,利用接种微生物的秸秆、米糠等含碳有机物料进行生态控盐的效果十分显著,能从根本上解决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。还可以对秸秆的回收以及高效再利用,更是让“秸秆回田”变得更有价值。

  目前,团队研发的技术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,并作为核心技术之一被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列入全省“轮控改替”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。

  据悉,该技术目前已在南京、无锡、宿迁等十余座城市蔬菜示范基地推广实施,土壤中硝酸盐的浓度最多可以降低97.1%,平均能使保护地设施使用年限增加60%,平均降低生产成本13%,从根本上解决了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。同时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

  钱晓晴教授表示,该校的“土壤医院”也正在推进建设中,该“医院”将参与全国瓜菜绿色防控体系建设推广,负责土壤障碍快速诊断,提高农产品品质。

便捷链接:商标注册 版权登记 专利申请

本文来源:中国商标网 - 扬州大学教授发明专利助农户丰收

版权说明:上述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酷泰知识产权意见,不承当任何法律责任

酷泰商标网官方微信

酷泰商标网官方微信

p

扫一扫,关注有惊喜

在线提交商标注册风险评估
  • 商标名称:
  • 联系电话:
免费查询 自助注册 返回顶部